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机构动态

第三党小组学习“雷锋精神”座谈会在基金会举行

发布日期:2012-04-17

4月13日下午,基金会第三党小组“敬业•奉献•成长”座谈会在基金会会议室举行。本次座谈会的主题是结合学习雷锋精神活动,做好本职工作。

座谈会现场

第三党小组负责人马骁在这次座谈会上首先介绍了雷锋同志的生平、雷锋精神基本内涵、雷锋精神的本质以及雷锋精神新时代诠释。他说,雷锋同志因公殉职,虽然生命只有短暂的22个春秋,但他崇高的精神却长留人间。学习雷锋精神,不仅是做“好人好事”,更重要是立足于做好本职工作。在本职工作上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在业务水平提升上发挥“螺丝钉”精神,刻苦钻研;在工作和感情上大公无私,公私分明。我们要热爱党和公益事业,把“服务”作为雷锋精神的核心内容,把这种精神体现在我们具体的工作中,服务好捐赠企业,服务好项目和杂志,帮助好困难群体。在本职岗位上不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光发热。

《农家书屋》杂志主编陈抗行从一个无党派人士的角度,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团队精神、互助精神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不同时代赋予雷锋精神的新的内涵,他说,基金会所从事的公益事业,实际上就是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

农村事业中心副主任严莹在交流中说,雷锋精神应当被赋予更多的意义。人之初,性本善,乐善好施本来就是一个人的必备之德,“学习雷锋”不应该只是一个口号。当今社会,个人利益至上的不良风气,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要对善行进行必要的指导,宣传好人好事,为做好人好事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农家书屋》杂志主编助理单云则从编辑记者的角度,细致的阐述了雷锋精神的具体表现,她说,要在工作中发扬钉子精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要深入基层,深入采访一线,吃苦耐劳,体验生活,才能写出鲜活的文章。

参与座谈的杂志社其他工作人员也分别就自己的本职工作和亲身经历阐述了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和体会。

《感动中国》

会后,第三党小组向基金会其他党小组赠送了2010年度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丛书。

(撰 稿 人: 尹洪亮)

(责任编辑: 于  军)

返回列表